查看原文
其他

一般环保公司为何不再需要业务人员了?

汤贤乱 清合 2021-04-27
文/汤贤乱

合作伙伴半途而退,招聘人才徒劳无功,2019年底的王忠,忧心忡忡,寝食难安。
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
开公司,行路难,多歧路,今安在?

1
天无绝人之路

在王忠为了公司前途百般苦恼的艰难时刻,终于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,他被批准进入岭南省环评专家库了。
圈子果然要一层一层地扩大,不可一蹴而就。
犹记得,前年王忠申请加入省专家库时,鬼都不认识一个,作为素人,入库申请似泥牛如海。
去年年初,他通过文教授牵线搭桥,顺利成为现庄市环评专家库成员,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。
经何工的推荐和召集,王忠出席过几次市区级评审会,在此过程中,有意结识了几位活跃在省里的老专家。
因王忠有强烈意愿混入省环评圈,后续就多与老专家们走动,绞尽脑汁跟他们发生往来,比如三位复姓的大神级人物,欧阳、司马和诸葛
要向上结交“权贵、翘楚、巨擘”,让身份比你显赫、地位比你高贵的人注意到你的存在,你得学会制造机遇投其所好,有一本书叫《如何结交比你更优秀的人》,就让王忠茅塞顿开
手段可以无所不用其极,但任何套路都敌不过真诚,无论是向老家请教讨论专业问题,送一些专属的精致礼物,还是邀请其开内部咨询会,王忠都特别真诚、走心,处处为老专家们着想,让他们感到舒服。
皇天不负有心人,终于,有了前辈的举荐,王忠也顺利跻身省环评专家行列了。
人与人之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任何感情真的是要刻意、用心去经营,才会看起来那么顺其自然、水到渠成。


2
走出舒适圈

跻身省级环评专家行列,职业的舞台显然越走越广阔了,王忠预感到自己的影响力会随之提升,公司的业务也将水涨船高。
业务多了自然需要技术人员消化,怎么强化技术团队呢?除了继续招人,只能自我强化。
许、文二人离职后,全公司只剩他一人,在报告编制上可独挡一面,副总经理张扬是业务营销出身,连有哪些导则都没搞清楚,技术上存在很大的短板,经常接一些烂项目回来。
打铁还要自身硬。王忠劝张扬潜心学习环评技术,尝试自己编写报告,他的理由有:
人如果一直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打转,那他的成长很容易陷入停滞,若不竭力撕掉固有的标签,摆脱思维的束缚,终将在竞争中被淘汰。
必须做出改变,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圈,去学习新的技能,迎接新的挑战。
张扬接受了王忠的建议,开启了强制学习模式。那如何有效地学习,向头脑中输入知识呢?答案是:有目的的输出,才是最好的输入
王忠要张扬一起做环评的课件,系统梳理环评咨询涉及的专业知识,然后再跟着去岭南大学做在线公益讲座。
有了省环评专家库成员的头衔,加上自己的卖力推销及文教授的引荐,岭南大学的在线大讲坛,王忠占了一席之地。
这也是他在疫情期间,走出舒适圈,在逆境中求发存的自我突破。

3
扩大你的影响

王忠为什么要主动去岭南大学开在线公益讲座,难道只是为了锻炼张扬做课件?
当然不止。他要发掘岭南省最优秀的环保咨询人才。正常情况下,一般环保这种初创的小环保公司,岭南大学的毕业生是不屑一顾的,但今年却碰上了一个特殊的机遇,让王忠觉得,小庙也有可能请进大菩萨。
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,让学生迟迟无法返校,学业难以继续,学校和老师都心急如焚,特别是应届毕业生,做论文和找工作都成为大难题。
在无法开课的背景下,大学一般都上起了网课,除了老师们的正常教学,也会开一些在线的专家讲座。
王忠就是在3月份的时候,自荐去岭南大学环境学院,讲授环评技术咨询系列知识的。
张扬做助教,王忠做讲师,他们一起打磨课件,在未全面复工复产阶段,线下停摆,他俩把全部心思放在这上面,还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
许多应届毕业生听了王忠的讲座,从而对一般环保公司发生兴趣,问起了实习甚至招聘的事情,王忠嘴上不语,心中却乐开了花,忙让张扬一一对接。
到5月份岭南省疫情缓解时,已有6位大学生到一般环保公司实习,其中3个应届生还准备签三方协议,毕业后过来上班。
招聘会上无人问津,对环评工程师或技术员求而不得,在线上王忠却只通过一张口,便招聘到了未来公司的技术骨干。

4
自助者天助之

世界上的事情,很多是一环扣一环的,有些事情你努力去做了,除了达到预期的效果,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。
此所谓“无心插柳柳成荫”。
王忠去岭南大学开在线讲座,本意是招聘储备技术人才,同时锤炼张扬,没想到直播却被省厅的某领导看到,颇为赞赏。
领导有一次在会上告诉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的乔丽,专家库要多吸纳年轻人才,比如那个在岭南大学开讲的王忠高工,他对环评的见解,还是有些独到之处的。
厅领导虽然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一嘴,但乔丽心中却有盘算,他先是邀请王忠参加疫情期间的线上评审会,后来疫情缓解,现场评审会同样第一时间问王忠有没有空。
不得不说,王忠确实聪明、努力,他敢带着几个骨干,从现庄环评院公司跳槽出去单干,就说明了他的野心、魄力与勇气。
得到领导赏识之后,他更加刻苦钻研技术、法规,真真正正为领导决策贡献了智力。因为王忠的介入,现庄市避免了一起和天津市宝坻区生态环境局差不多的行政处罚。
半年不到的时间,王忠在岭南省生态环境界,俨然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,真是时来运转。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


5
权力可以小小任性?

王忠个人虽然声名鹊起,但一般环保公司还在泥潭,业务额上不去。
因为张扬经常接烂项目,王忠让他别管业务了,而是接替自己主管公司的大小事务,他自己则常年在外当专家。
以专家的身份接项目,好似裁判员下场比赛,远比任何专职业务人员都要高质高效,所以,也就不需要专门的业务营销人员了。
这一招特别好使,5月以来,王忠开了十几次评审会,已经接了近二百万的项目了。
他是怎么做的呢?很简单——出难题,卖答案
比如他去开环评的评审会,就在会上指出各种潜在的问题,暗示业主后续验收要注意,会后再在酒桌悄悄告诉甲方,验收时找技术服务单位不要和环评雷同,找我的团队就对了;
若开一期的评审会,则百般挑毛病,想办法让项目一次无法通过,在业主面前让环评单位难堪,暗示业主二期要换环评机构,比如像自己公司这样的;
如果环评单位和业主关系牢不可破,很有合作基础,他则从报告本身找毛病,要么说水文地质调查不符合导则要求,要么说水生态现状资料不齐,要补充调查或监测,这些往往是他手中现成有的资料,只待环评单位私下来找上门;
遇到规划类评审,他就盯实后面的具体建设项目。
……
诸如此类,不一而足,一切都进行得“润物细无声”。
作为省环评专家成员,王忠有的是办法收拾环评单位,让他们主动站到自己的阵营,给自己分一杯羹,甚至结成利益共同体,一起挣业主的钱
万一遇到冥顽不灵的,不愿意主动示好示弱的,他只能使出必杀技,枪毙该项目,谁叫专家有此"特权"呢。
就这样,不到两个月的功夫,没有专职业务营销人员的一般环保公司,业绩居然突飞猛进,逆市上场。
比我现庄环科院公司还好,我们还在疫情的影响下,艰难求生呢。

6
结语

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。
据说王忠此举饱受非议,已经有人在岭南省生态环境厅的网络问政平台投诉举报了,说某环评公司法人既当裁判员,又当运动员,打压其他环评公司。
这某环评公司,在岭南省,不就是指一般环保公司嘛,其法人王忠正当红,大家心照不宣!
省厅已及时回复,表示会加强专家库的管理,严格专家评估要求,至于具体会如何调查,不置可否,语焉不详。
有人问我对前员工的行为如何评价,我颇感羞赧。
王忠自己却毫不担心,心想大不了以后“卖答案”时收敛点、隐蔽些,公司要生存、发展壮大,必须要使些手段,那些人只是眼红。
市场遵循丛林法则,弱肉强食,王忠为何处心积虑加入评审权力圈层?为何资质取消后第一时间就独立门户?皆为利也!
他肯定在想,“有花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”,不趁当红时捞取实利,莫不成还要沽名钓誉,想着把一般环保公司做人人传颂的百年老店?
在王忠的价值观里,世人只会嘲笑失败者,而不会计较你用了什么手段成功。

—END—

原创不易, 请多鼓励, 欢迎参与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